【印象课堂】用生活中的故事去讲课——管理学院余珊老师的课堂小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18浏览次数:5005

 余珊老师认真讲课 摄影:阚力彬


(听课学生:洪苗苗)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大家还记得什么是会计凭证吗?”正当大家默默地在头脑中回顾会计凭证的专业概念时,干练爽朗的余珊老师却把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大声地说道:“其实大家不要去死背概念,我们平时坐车的车票,超市的发票、在外就餐的餐票都是会计凭证。”就这样,一场充满着生活故事的《会计学原理》课就在同学们的恍然大悟中精彩上演了。

这节课的听课时间是4月12日上午10:20,听课地点是综合楼306教室。由于之前就早已耳闻余珊老师的课像讲故事一样精彩,像生活常识一样实用,所以课程开始前我就这门课充满了期待。

介绍完了生活中的一些会计凭证后,余珊老师开始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了。只见投影仪上出现了一张原始凭证的样本和一张记账凭证的样本,“大家看看这两类凭证有什么区别?”余珊老师面带微笑地引导大家对两类凭证作出对比。

“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张完整的原始凭证中应该包含流水码、商品规格、商品金额以及签章;而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分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凭证”,讲完了区别,余珊老师又开始饶有兴趣地谈起了原始凭证在生活中的应用。

“原始凭证是可以报销的,比如同学们上班后出差了,在外面吃饭、住宿,拿到原始凭证就可以回单位报销,但是切记,没有签章的发票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那同学们只有自掏腰包了。”谈起签章的重要性,余珊老师开始“千叮万嘱”起来。

“¥   340—,¥340.00,¥340—”余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排数字后,转过身来问同学们:“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这三种写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讲台下有同学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种是错误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第一种人名币符号和数字之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容易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去涂改。”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余珊老师会意地笑了,她满意地点点头,表扬道:“这位同学很有安全意识。”

随即,余珊老师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式几联”这四个字,我们面面相觑,心里想着“这回老师要讲什么知识点”。看着同学们迷茫的眼神,余珊老师却讲起了自己买衣服的经历。“我们每次去专柜买衣服的时候,是不是会在收银台与售货员之间来回奔走,拿着一式四联或一式五联的发票,其中一份是交款凭据,有一份是交给会计部的,之后售货员会留下1—2张,作为售货凭据或者是管理员发货的证明,这就是发票中一式几联的功能了,大家以后买衣服的时候注意了哈。”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同学们都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我也不禁感叹道:原来平时买衣服的票据也有这么多学问啊,看来会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多!

听到这,我终于明白同学们为什么会说“余珊老师的课堂很难让人走神”,因为她总是能用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勾起大家学习的兴趣,让大家感觉这节课特别实用。

“要是你是老板你会做赊销吗?”余珊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前排有几个同学小声地说了声“会”,马上又补充说道:“因为这种促销方式对占领市场份额以及公司的后续发展有好处。”余珊老师赞许地看了他们一眼。不过,她很快就提醒同学们,赊销也会产生两个不好的后果:短期内销量增长和利润增长都会受限。“如果你们刚毕业去创业,没有很多资金,建议不要做赊销,如果将来企业做大了,实力雄厚,可以考虑。”余珊老师在讲课的同时也不忘“苦口婆心”地给同学们的今后的学习、工作或者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同学们认真听讲 摄影:阚力彬

45分钟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课间,很多同学将余珊老师团团围住,问这问那,循循善诱的老师和求知若渴的学生们构成了一副温馨有爱的画面。而我,作为一个“门外汉”还沉浸在对这一节短暂而又精彩的课程的回味中,沉浸在一个个生活中的故事中,心里暗暗想着,下一次,我还要来听余珊老师的课。  

教师微语:

因为爱,所以我站在这三尺讲台上。

我爱听到那一声声亲切的“老师,您好,”我爱看到那一张张青春稚气的脸庞,我尤其爱见到课堂上同学们因为难题而蹙眉,因为理解和顿悟后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份爱让我意识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用心对待每一节课,每次上课前,都会尝试用初学者的立场去考虑本节课理解的难点和重点,梳理出清晰的逻辑思路和框架,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去讲解概念,用简单的数据和案例去演绎公式推导过程,让学生以更轻松的方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管理学院余珊老师 

 

 

专家微评: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课堂既是师生智慧生成的场域,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应用型大学的课堂应更具有探究、开放、创新、交流等实践形态。

余珊老师讲课有激情,内容很熟练,注重将枯燥的概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种自主的持续探究,才能获得发现知识和生成能力的后续力。

希望我校教师能将课堂打造成连接概念与现实、思考与行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面向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成长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校长 张金隆

                                                                  【责任编辑:韩晓晓】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