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是湖南省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高校试点之一。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技能型本科人才,探索出一条深度转型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发挥试点引领作用。2014—2015年,首批选择基础好、与行业企业对接密切的水产养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舞蹈编导、旅游管理5个本科专业开展应用型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探索发挥示范作用;2016—2017年,根据试点专业建设成效、专业集群发展需要,将转型专业拓展至食品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4个专业,建立对接产业链发展的“四大专业集群”架构;2018—2020年,全面完成学校整体转型工作,将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培育办学特色与品牌。
二、积极优化专业结构。一是加强专业方向改造。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年”活动,连续两年投入170万元经费,以立项形式支持各专业深入社会、企业和科研院所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把握就业形势,在此基础上设置2—3个贴近市场的专业方向、分别构建不同的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修读。二是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对生源与就业矛盾突出的专业提前预警,对经改造后志愿率和就业率仍较低的专业实行减招、直至停招。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已实行隔年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已停止招生。三是及时设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交叉专业。近年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洞庭湖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申办了金融数学、水产养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战略新兴专业,专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三、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一是推动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挂钩。要求每个专业都必须根据国家21种职业大类设置一门以上的“一专多证”课程,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资格要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并将学生获证情况纳入单位年度考评指标。目前,全校共开设“一专多证”课程149门。二是加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要求转型专业、工科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学分达到总学分的30%,并在校企合作基地、“工学结合”基地岗位上实习实训时间连续6个月以上。三是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聘请行业企业高管或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目前,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取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内容达到50%,有的甚至达到100%。
四、大力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把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突破口,构建了四种“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派驻到企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企业挂职”模式;到“工学结合”基地边教学边体验的“基地实践”模式;按职业大类培训、考证的“资质认证”模式;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行业引进”模式。目前,转型试点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均达30%以上,材料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等专业甚至超过50%。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等专业拥有职(执)业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达到90%。
五、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每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重点围绕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科技与产业、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先后共建30余个产学研合作平台、8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推进资源共享、人才互用、场地互通,将人才培养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引进企业资本,建立校内“中试”基地,学生直接在生产线上开展实训和课程教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湖南武陵酒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武陵班”,实施“订单式”试点培养。
六、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开展转型工作以来,毕业生“一专多证”获取率达100%,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学校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导向和高新企业,与政府、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在水产、光电技术、智能机械、新材料、自动控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120余项,开发新技术产品70余个,累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
来源:综改司
一、发挥试点引领作用。2014—2015年,首批选择基础好、与行业企业对接密切的水产养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舞蹈编导、旅游管理5个本科专业开展应用型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探索发挥示范作用;2016—2017年,根据试点专业建设成效、专业集群发展需要,将转型专业拓展至食品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4个专业,建立对接产业链发展的“四大专业集群”架构;2018—2020年,全面完成学校整体转型工作,将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培育办学特色与品牌。
二、积极优化专业结构。一是加强专业方向改造。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年”活动,连续两年投入170万元经费,以立项形式支持各专业深入社会、企业和科研院所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把握就业形势,在此基础上设置2—3个贴近市场的专业方向、分别构建不同的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修读。二是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对生源与就业矛盾突出的专业提前预警,对经改造后志愿率和就业率仍较低的专业实行减招、直至停招。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已实行隔年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已停止招生。三是及时设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交叉专业。近年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洞庭湖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申办了金融数学、水产养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战略新兴专业,专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三、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一是推动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挂钩。要求每个专业都必须根据国家21种职业大类设置一门以上的“一专多证”课程,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资格要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并将学生获证情况纳入单位年度考评指标。目前,全校共开设“一专多证”课程149门。二是加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要求转型专业、工科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学分达到总学分的30%,并在校企合作基地、“工学结合”基地岗位上实习实训时间连续6个月以上。三是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聘请行业企业高管或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目前,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取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内容达到50%,有的甚至达到100%。
四、大力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把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突破口,构建了四种“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派驻到企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企业挂职”模式;到“工学结合”基地边教学边体验的“基地实践”模式;按职业大类培训、考证的“资质认证”模式;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行业引进”模式。目前,转型试点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均达30%以上,材料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等专业甚至超过50%。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等专业拥有职(执)业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达到90%。
五、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每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重点围绕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科技与产业、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先后共建30余个产学研合作平台、8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推进资源共享、人才互用、场地互通,将人才培养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引进企业资本,建立校内“中试”基地,学生直接在生产线上开展实训和课程教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湖南武陵酒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武陵班”,实施“订单式”试点培养。
六、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开展转型工作以来,毕业生“一专多证”获取率达100%,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学校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导向和高新企业,与政府、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在水产、光电技术、智能机械、新材料、自动控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120余项,开发新技术产品70余个,累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
来源:综改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