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指导意见

发布者:dzsw发布时间:2023-11-09浏览次数:10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是学校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为加强我校教学质量保障建设,将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质量意识、质量自觉和质量文化,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工商大学的目标,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二、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目标

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本着“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教学质量有关的监测、评价反馈、质量预警等,使教学活动置于有效的监控状态,并通过质量分析,教学质量改进,形成稳定的、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实行制度化、持续化的监控,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的、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七个系统”“三个层次”和“两种评价”“一个回路”构成。

“七个系统”是指目标决策子系统、教学质量标准子系统、组织保障子系统、教学资源保障子系统、教学运行子系统、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子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子系统“三个层次”是指学校、院(部、系)、学生三级监控层次;“两种评价”是指“教学过程评价”和“服务教学评价”;“一个回路”是指教学质量监控体完整的反馈回路。

目标决策子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决策与指挥机构。主要任务是遵照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校务会是决策机构,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教学质量标准子系统由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体系构成。

它包括专业建设标准、课程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标准、以及各类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评价标准。

组织保障子系统由教学指导委员会、院(部)、职能部门及校院(部)教学督导组成。

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咨询和监督,对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

院(部)负责本单位日常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教学过程质量管理(部)设教学质量监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由院(部)长担任院(部)长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职能门依照本部门职责负责日常教学组织运行、质量管理、质量监测与评价和教学服务工作。

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督导制度,即:校教学督导和院(部)教学督导。教学督导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与指导,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学资源保障子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为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支持。其职能是落实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条件,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教材供应、先进的图书资料、完备的实验设备和后勤服务等教学资源保障。

教学运行子系统师生共同参与,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统,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规范、教学管理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学运行就是按教学运行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工作规范开展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考试考核、论文答辩;教务部开展教学日程安排、日常教学检查、学籍管理,学业预警与退出等工作;学生工作部开展思想教育、学风检查等;教师开展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设计、教材编写等。

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子系统依照质量标准子系统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对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等形成的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48项监测项目、189个质量监测点进行质量监测。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结合我校实际设计各类评估指标,对专业、课程、院(部)教学工作、职能部门服务于本科教学工作等进行评估。

教学质量反馈子系统是构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闭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有关教学质量的信息汇总、整理、提炼,根据具体情况反馈给教学组织保障子系统。根据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各院(部)开展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的信息应反馈给目标决策子系统。

四、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基本任务

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在招生、学习、就业全过程中的包括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质量、课程设置、质量保障等方面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并就质量反馈信息持续改进,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模式

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运行模式是:日常教学运行质量检查与周期性教学质量测评相结合;自我测评与专项测评相结合;学生评教与教师自评相结合;学校自评与社会评价相结合。

(一)日常教学运行质量检查与周期性教学质量监测

日常教学运行质量检查指:教学运行中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情况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监测、教学效果的专项检查、试卷质量检查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

周期性教学质量监:每年一次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测评,每四年一次的专业评估、课程评估、职能部门服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等。通过日常监测与周期性监测的规律化和常态化运作,使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自我测评与专项测评相结合

学校建立自我评估与外部(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制度。自我测评与专项测评是落实“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重要举措。自我测评是院(部)教学质量保障的常规工作,通过对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论文检查、试卷检查、课程目标达成度、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自我测评,分析诊断问题,找出差距,以期以达到改进的目的。专项测评是指学校开展的各类校内教学质量评测(估)。

(三)学生评教与教师自评相结合

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评教和教师自评,对于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通过学生信息员收集有关教风和学风状况学生信息员将学校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风学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向院(部)或教务部、监评中心反馈,并有权提出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信息员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应及时改进。学生评教每学期一次。

教师通过课程教学总结、教学反思、示范教学、同行听课等形式进行互评与自评。

(四)学校自评与社会评价相结合

学校自我评估体现了“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意识,是学校质量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评估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结果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

外部(社会)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社会评价,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五)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是指对教学质量信息汇总、整理、提炼,将发现的问题反馈至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参与者,使之及时改进,不断优化、不断完善,以达到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1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

1)学生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学生作为主要教学质量信息源之一,是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学校建立学生信息员和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制度,保持畅通的学生信息反馈渠道。

2)教师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学风、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等信息反馈。还可以对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教学环节安排、教材选用等方面的实践效果信息进行反馈。

学校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制度建立畅通的教师信息反馈的渠道。

3)教学督导信息反馈

教学督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对师德师风、学风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和教学状况等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务部、院(部)、系、教师。对于教学督导的信息反馈,各院(部)、系、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改进不足

4)日常教学运行质量检查与周期性教学质量测评信息的反馈

通过日常教学运行质量检查与周期性教学质量测评向院(部)反馈信息。学校根据反馈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要求。院(部)要按照要求进行改进,并接受学校对改进效果的检查。

5)教学质量信息的公开与反馈

学校将在校级网站和院(部)网站上实行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督导评教、各类教学质量检查、测评、评估的信息反馈以及《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等信息的公开,主动接受校内师生和社会的监督与评价,展示学校的质量文化的形象

2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员工,从广大教师到所有学生,都是参与者。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涉及教、管、学等各个层面。学校各单位要按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院(部)教学工作、职能部门服务教学工作的评价,针对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目标与方案,并进行重点监控,形成闭环。

1)专业建设质量的持续改进

各专业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自评制度,对本专业教学质量状态进行诊断,对生源、就业、师资、教学设施、培养方案、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在校学生学习成效及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对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充分听取校内外专家关于专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学院应根据各专业自评情况,不定期组织校内外专家检查指导,提出下一阶段持续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2)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院两级督导听课、领导干部听课、同行听课、评教、“三期”(初,期,期末)检查、课程达成度等质量评价反馈信息,检视课程体系、课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束时应撰写课程小结、课程反思持续改进的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并报教师所在审核。(部)依据课程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不定期对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进行

3)学生满意度持续改进

学生信息员收集的学生意见和建议,反映了广大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学生对专业设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满意与否;教学工作、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形成的意见和建议,经汇总分析,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院(部)及职能部门反馈。院(部)及职能部门应根据反馈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4)教师满意度持续改进

师是承担教学工作的主体。通过教师座谈会和教师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方式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要认真梳理、分析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5)教学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通过公开教学质量报告,全面总结本科教育教学情况,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状况作出科学、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总结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深入分析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后勤保障等189个质量监测点的监控、评价、反馈,形成监测与评工作机制。通过全员参与,形成院(部)和职能部门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评价与改进工作,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员、贯穿全过程的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附件1: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示意图

附件2: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示意图

 

注:本意见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体系的组织体系、基本任务和运行模式。与之相配套的各保障职能、标准、程序等将以二级制度文件形式充实完善。

附件1: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示意图

附件2: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