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讲座主要内容:数字金融发展趋势的思考。
讲座中邱明指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技术和新金融模式的发展。根据麦肯锡MGI模型估算,2025年数字金融服务会为全球新兴市场GDP带来3.7万亿美元的附加产值贡献,对中国来说这个数字是1.05万亿美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64%来自技术提高的推动,也就是说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升级的推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金融得以服务更多人。从大型企业,到中产阶级,再到普惠金融服务于所有人,金融的业态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服务对象的“下沉”的过程。
邱明先生用大量的事例说明,2010年是金融科技的元年,无论是新型或传统金融机构都将金融科技作为发展方向,也有不少大金融机构积极并购金融科技创新公司。比如新型金融科技机构Atom、Monzo、N26等新兴数字银行允许远程开立账户,用户可以通过上传证件和自拍进行供身份验证比;PayPal将AI应用于防范欺诈风险;Ripple和Stellar将区块链用于跨境汇款等。
传统金融机构比如劳埃德、巴克莱等传统大型银行支持在线开立银行账户,用户通过手机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开户操作;高盛银行、贝莱德基金、摩根大通等通过引入AI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投顾服务;Visa试点推出了其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支付服务等等。
不过金融科技发展也有未实现人们发展预期的地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2015年业界普遍认为在线支付会颠覆整个业态,人们不再需要现金,线上支付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但在2017年发现新的支付方案并没有太大改进,人们的接受度也没有达到预期。在保险、储蓄和借贷、资金供应、资本市场、投资管理等等方面也同样存在实际未达到预期的情况。
邱明先生引用在阿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总结金融科技公司方兴未艾的局面:“今天最好的表现是你明天最低的要求”。金融科技的深远影响才刚拉开序幕。在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密码学与移动互联等基础领域产生的创新技术将不断迭代发展,逐步应用到金融业务的各个领域。
邱明先生提出:“数字技术对效率与成本的变革使得新金融真正成为可能。”数字技术核心价值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用规模化、商业可持续化的供给满足海量化、碎片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具体到基础技术层面,移动互联解决的是触达的问题;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匹配的问题;生物识别可以解决远程风险鉴别问题;人工智能是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扩展技术服务的边界;云计算是降低技术的成本和创新的成本;区块链是提供数据透明可信可以追溯的算法。
为什么技术可以实现普惠呢?邱明先生认为从理论上讲,数字金融能够用技术的手段改变供需曲线。在供给端,由于技术的发展、规模经济和平台效应使金融产品边际成本趋近于0,在突破临界点之后金融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金融产品的可获得性有前所未有的提高。在需求端,由于金融产品费率大幅下降,只有最有独特客户价值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拥有溢价,这会使市场达到新的均衡。
邱明先生着重提到了平台经济模式。平台经济模式和过去工业革命后产生的工厂组织形式不同,往往由一个有核心能力的机构构建维护,小微企业则利用平台的技术、交易规则、数据、价值链等基础设施、分工合作进行发展,和大企业同台竞争。这使得小企业得以发展的同时,也助力构建平台的公司突破传统内部交易费用的限制,不断获得发展。
邱明先生指出,从过去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中介到数字时代非捆绑式金融中介,金融业务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改变,相应的风险定价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从40年代开始的博弈论,到四五十年代产生的资产配置的理论,60年代的CAPM资本市场的定价理论,再到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的理论,在险价值(VaR)概念的出现等等,都促进着金融业衍生品等实际金融产品创新的不断涌现和繁荣。数字技术的出现也会对风险管理的理论进行补充。
邱明先生介绍了金融机构的三大非市场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于这三个维度的风险有非常好的应用。邱明先生还简单从学理方面讲解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如何应用于资产配置等金融领域。
邱明先生讲到:“我们现在是万米长跑才跑了100米的阶段,未来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平衡风险与创新,以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各国创新的金融监管方法有很多,诸如动态风险感知、智能机构评级、金融舆情监控等监管科技是未来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