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辉煌新篇 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8-12-20浏览次数:445


  

前期准备:不断借鉴摸索前进

记者:去年10月,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继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取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的辉煌成绩。回顾职业技能竞赛的历史岁月,我国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国际技能竞赛的?

王锡赞: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国际技能竞赛工作。1986年,中央领导在劳动部报送的《关于高级技工培养问题的报告》上批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政策,举办全国性技术比赛,并选出优秀者参加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世界技能大赛的前身为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2000年,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更名为世界技能大赛。——编者注)

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向世界技能大赛进军的口号。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1989年,劳动部首次组团考察观摩澳大利亚全国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大会。随后几年,劳动部又多次派团观摩日本、韩国全国技能竞赛大会,与亚太技能开发署在技能竞赛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周边国家和有关国际机构了解世界技能组织有关情况。

1991年,时任劳动部部长的阮崇武同志批示“要参加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大赛”,由此开始正式通过我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劳工参赞张伟同志,与世界技能组织主席、秘书长进行接触,了解国际青年奥赛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这段时期,我国职业技能竞赛主要集中在部分行业和省市,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比赛活动,主要有:1989年京津沪三市工人技术比赛,1990年全国首届青工技术大赛,1992年全国焊接、棉花检验工、水文勘测工技术大赛以及机电、邮电、冶金、煤炭、船舶、商业、旅游、石油等行业性技术比赛等。这个时期,国内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地区性、单一性行业、企业竞赛为主。

青年技能奥赛:让世赛进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1993年,劳动部组织的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有什么重要意义?

王锡赞:为尽快了解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创造条件推进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进程,1993年1月,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机械工业部、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轻工总会等九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

首届青奥赛共设立车工、钳工、木模制作、砌砖工(瓦工)、抹灰工(泥瓦工)、珠宝、家具制作、西餐烹饪、餐厅服务、女式理发等10个工种,竞赛标准及选手参赛资格均按照国际青奥赛标准执行,参赛对象要求22周岁以下。首届青奥赛历时一年,引起了很大反响,全社会开始了解知晓世界技能大赛。

首届青奥赛结束后,劳动部还组织翻译了大量的世界技能大赛资料,包括国际比赛标准和试题等,并正式出版。另外,天津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还将获奖选手集中到学校并组织在国内巡回表演,很多优秀技能人才被企业录用。首届青奥赛的举办,为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进行了各项前期准备。

在这段时期,我们与世界技能组织积极接触,加强沟通磋商,随时准备加入国际竞赛大家庭。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是1993年首届青奥赛期间,邀请了当时的世界技能组织主席希斯·勃克先生,以及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主管职业技能竞赛的官员,来华观摩指导比赛。同时,劳动部向外交部正式提交“关于建议申请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函”,由此拉开了中国技能竞赛走向世界、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序幕。

二是1994年时任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对加入世界技能组织要积极争取,要多做外交部的工作,妥善解决好我国台湾地区在世界技能组织中的地位问题,一旦时机成熟就加入进去”。

三是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劳动部有关领导多次与世界技能组织主席、秘书长信函沟通,就解决台湾地区在世界技能组织中的地位和称谓问题交换意见。

四是1996年10月和1997年3月,世界技能组织主席先后两次给劳动部职业技能司来函,通报世界技能组织决定,明确提出:1996年10月在南非召开的国际组织会议,修改了国际青年奥赛组织章程对“成员”一词的解释,放弃了“成员”应是“国家机构代表”的概念;今后中国台湾在世界技能组织中的称谓改为“中国台北”,希望中国尽快提出申请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并邀请中国参加在瑞士圣加尔市举办的第34届世界技能大赛。

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1997年以后,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相关工作暂时搁置。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重点,对外开始转移到组织双边和多边竞赛交流,对内则是规范制度,推动和发展国内职业技能竞赛工作。

新世纪伊始:国内外竞赛活动蓬勃发展

记者:21世纪初,在积极向世界技能组织靠拢的同时,我国还进行了哪些技能交流活动?

王锡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技术工人走向世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参与国际技能交流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双边或多边竞赛交流活动,并取得了积极效果,主要包括:

一是和日本建立了隔年交流互访机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团去日本考察职业技能竞赛,次年日本组团来中国观摩全国竞赛活动,互来互往。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邀请日本参加国际大赛的选手来中国做技术表演,并多次组团考察日本的全国技能竞赛大会。

二是通过中韩职业培训合作项目开展专项交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多次派团到韩国考察学习技能竞赛工作,通过中韩项目,邀请韩国劳动部和产业人力公团的竞赛官员常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韩国竞赛专家组织开展竞赛培训和业务交流,从中学习了解韩国及世界技能大赛有关情况,收集有关国际竞赛的技术资料。

三是对外开展技能表演和技术交流。利用国内建立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这一契机,每年组织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和全国技术能手到有关国家进行技能表演,同时选择有关国家举办全国技能竞赛的时机,前往技术交流和观摩学习。

四是指导支持地方独立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先后指导参加多届穗、港、澳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及两岸四地竞赛交流,牵头组团参加多届亚洲美容美发大赛,从不同层面学习了解国际技能竞赛经验。

在加强国际交流的同时,我国通过规范制度、加强统一协调管理,全力推动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快速开展。

一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建立国内竞赛表彰管理制度。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两项管理制度的出台,使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各地区、各行业组织竞赛表彰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个文件颁布实施后的几年里,各省、区、市和行业组织纷纷建立了竞赛表彰制度,与国家制度配套接轨(省级技术能手可参评全国技术能手,技能竞赛获奖者按名次可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技能竞赛表彰的组织管理网络初步形成。

三是从技术层面上开始向国际比赛靠拢。建立了国家技能竞赛裁判员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考评;联合行业部门组织裁判员选拔、培训,按照国际标准组织专项技能竞赛等。

四是推动了国内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立竞赛表彰制度后,各地竞赛表彰工作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竞赛表彰工作作为鼓励从业人员学习钻研技术业务、引导岗位成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得到各级政府、行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按照竞赛表彰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为规范比赛和扩大影响,每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统一组织全国技能竞赛开闭幕式,进行总结表彰。

国内竞赛大发展为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技术和人才准备。另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为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时机逐步成熟。

世赛夺金:历经坎坷铸辉煌

记者:经过不懈努力,2010年我国终于加入世界技能组织,这对于我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有何意义?

王锡赞:2009年,人社部开始重新启动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筹备工作。经过艰苦努力,2010年在牙买加召开的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

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

2011年以来,我国组团参加了4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取得20金、15银、15铜和41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以15金、7银、8铜、12个优胜奖的成绩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荣获参赛选手最高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大奖。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与世界技能大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是从国际影响角度,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技能人才的风采,展现了我国走向技能强国的整体实力。二是从国内带动角度,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提高了我国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三是从提高劳动者素质角度,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四是从竞赛自身发展角度,与国际技术要求融合接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竞赛经验,促进和带动了我国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筹办2021年于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组织选手积极备战2019年喀山世界技能大赛。回顾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创立与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技能大赛中心舞台之路,它是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一步步坚实地走出来的。在此,衷心祝愿我国职业培训事业,借金牌之辉,宣技能之路,壮技能之势,钻技能之艺,为中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技能劳动大军。(赵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