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生党支部(记者摄影:黄泽兴)2022年10月17日,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敏老师在综合楼407为第九期、第十期党校的学员上了一堂如何树立践行正确青年发展观的党课。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去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课堂开始,陈敏老师从习总书记对青年强调的几个“大”入手: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她首先分享了在学校这20年的工作经历,讲述自己从辅导员做起,勇于挑战自己,攻坚克难“从我的本职工作中,贴近学生干部,与同学们一起进步”她分享到,用自身为例子教导学员们“立大志”。“回想起当初,忙的都要疯啦,年纪轻轻头发都要掉完了”“但是一路走过来发现真的收获了很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修身立德,筑牢道德根基。而具体到我们青年学子的身上,就是明大德的体现。陈敏老师对我们提出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是有助于青年们“成大才”的客观条件,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陈敏老师向在座的各位学员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会以自身能尽到的最大努力帮助同学们“成大才”。不仅可以为有想法的同学们提供更多渠道,同时对大家承诺,在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联系她,也一定不会推脱。
陈敏老师接着以2003级新闻学优秀毕业生张艳华为例,向我们讲述前辈对于“担大任”的诠释。张艳华出身贫苦,但从未停止努力。在校期间被评为校十大青年学习标兵,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毕业后担任过企业高管与副总裁,现在已是知名畅销书作家。已实现财富自由的她,从五年前开始以乡村振兴为己任,从未懈怠。直至今日仍旧扎根乡村,为中国的乡村振兴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她曾表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正是青年学子创新创业的机会。
文安天下,法定乾坤。陈敏老师以张艳华学姐的例子引出我们文法学院应具备的青年之风后,又举了几例在我们身边的学长们的例子。
首先是敢想敢干的模范:广告学李一凡学长,抓住直播带货行业快速膨胀的风口,半年净利润达到100万的创业榜样。在此之后,既为学弟学妹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也尽力为大家答疑解惑、分享自身经历,尽自身最大努力为学院发展作出贡献。
紧接着是坚持志愿服务的模范:新闻学罗保浩学长。陈敏老师形容他“爱折腾”,不甘于大学“三点一线”的生活。从大一开始组建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青年读书会。从想干到干成,他自己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组建社团的经历也对他现在的创业的平台、思路有一定帮助。
课堂的结尾,陈敏老师为在座的学员们留了一个作业:“看了他们的故事,你会不会思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应该如何发扬青年精神呢?”最后,陈敏老师通过自身身边的两件小事以小见大地告诫学员们:要有一个好的品德,慢慢践行就可以收获一个习惯。而好的习惯,可以收获一个品质,最终收获一个美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