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实践结合、趣味与挑战兼备——物流管理专业打造虚拟仿真国家级“金课”

发布者:wlxy发布时间:2022-03-26浏览次数:189

只要在电脑上打开实验教学课程,学生们就可以进入到3D动画版的黄石新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中扮演项目负责人的角色,通过在电脑上操作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可以全程操控货物运输的整个过程,体验逼真的业务场景和决策环境。这门实验课自从在物流学院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学生中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

图片

图为学生正在实验操作

这是由物流学院张庆英教授领衔建设,周小芬、王猛、朱荣艳、王勇等教师参与开发的《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于2020年11月30日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图片

图为《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课堂

课程主要成员、教务部副部长王猛教授介绍课程的特色和创新点:该实验着眼服务“长江经济带”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黄石新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原型,运用3D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逼真业务场景和复杂决策环境,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训练,重点针对联运方式选择、堆场货位安排、作业设备调度、运输路径优化等多重决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思考,形成对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的深化认识和能力提升,实现虚拟仿真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

图片

图为王猛教授为学生指导实验

“我们希望通过开设该实验项目,引导学生掌握港口企业中控室工作人员需具备的基本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将课堂理论知识和企业岗位人才所需能力有机结合,实现物流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课程主要成员、物流学院副院长周小芬副教授介绍,该实验项目是学院与企业产教融合的一项突出成果,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掌握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

图为周小芬副院长在实验室授课

图片

图为物流学院教师付蒙为学生上该门课程

“实验项目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手段将真实操作条件不具备的训练内容搬到实验室和网络空间,搭建逼真实验环境,设计合理实验流程及作业模块,实现了学生由‘认知—决策—分析评估—认知深化—决策能力提升’的学习过程,达到了熟悉集装箱铁水联运基本知识,掌握港口作业计划决策理论方法,培养形成实际业务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符合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要求。物流学院将充分发挥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高质量课程建设,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内涵、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物流学院院长张培林教授充满信心地说道。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兴趣,物流学院还将学生参与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纳入学分制管理,参加该实验课程学习合格后即可获得创新学分。该课程运用到物流学院的实践教学中后,引起学生的热烈反响:

物流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陈嫣然就主动参与了该实验项目,“刚开始因为不懂得如何规划路线、调度设备,导致货物运输的成本增加,时间也耽误了,获得的实验分数很低,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一次次反复的操作训练,我解决项目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以前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觉得物流很简单,就是运送货物,现在实际操作了这个虚拟仿真实验,体验了逼真的业务环境,才发现原来物流涉及到路线规划、设备调度等诸多决策问题,我要自己思考怎样操作才能节约成本、缩短时间,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和实操技能”,物流管理专业大三学生谈宇才学习了该课程后感触颇深。

物流管理专业大二学生罗喜美则认为,实验采用三维动漫的模式,让他觉得新鲜有趣,“三维动画的画面感很好看,生动有趣,操作起来仿佛我就是动漫里面那个中控室的负责人,从船舶卸船作业开始可以全程操作货物的运输,参与感比较强,发现什么问题还可以通过查找场景预览,找出问题并及时改正。”

【媒体关注】湖北教育电视台报道物流学院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责任编辑:饶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