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5-11浏览次数: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梅荣政

来源:  求是理论网—《红旗文稿》

 

  武汉大学教授梅荣政日前撰文指出,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有多种概括,可谓见仁见智。根据个人的研究和思考,汲取学术界某些成果,笔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如下概括,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独立自主、共同富裕。亦可再简化为求是、人本、自主、共富。
  1、实事求是(求是) 
  梅荣政指出,将“实事求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概念,有以下根据:
  第一,它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一词原本讲一种做学问的态度,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将之提取出来,作出全新的解释,用以表达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此后,“实事求是”就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命题被确定下来。
  第二,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把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经典演说,上升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的高度。他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强调“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126页)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事求是”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基本方面,是贯穿这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的最宝贵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命力的关键。他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百五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64页)党的十七大报告,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和前提,作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的基础。
  第三,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概括。邓小平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
  上述表明,“实事求是”表达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信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它是党和国家一切理论和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因此,将“实事求是”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合适的。
  2、以人为本(人本) 
  梅荣政 认为,“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本质,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对“以人为本”作了科学界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界定深刻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根本宗旨、奋斗目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根本观点,关于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权益保障的根本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观点,关于历史的根本动力、党的根本执政路线和工作路线的根本观点。这正是对我们党关于“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回答,充分表明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为什么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可缺少的概念。
  3、独立自主(自主) 
  梅荣政强调,独立自主,首先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得到的一种权利,即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权力。这种权利的自觉,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的原理为理论依据,以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体现的民族自信心为重要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建立在近现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上的。其次,独立自主是正确处理本国革命事业和国际革命事业、本国革命力量、革命政党同国际革命力量及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原则。将“独立自主”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第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90余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首要的、基本的历史经验。这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外来干涉,实现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历史经验,在世界社会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外来干涉运动中正确处理同无产阶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同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的实践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在革命时期,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在国内阶级关系和政党关系上,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经验;在革命和建设依靠力量问题上,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关系的历史经验;在国家对外活动方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经验。(参见:田心铭:《独立自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红旗文稿》2012年第3期)
  第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赢得的权利。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过去帝国主义压迫我们,不给我们独立自主的权利;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过我们,但不给我们独立自主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办事的权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民党不能容忍我们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到70年代,霸权主义者曾企图剥夺我们独立自主的权力。这些压迫、思想禁锢和组织控制,曾给我们的革命、建设带来损害。今天我们得到这个权利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坚决维护。
  第三,独立自主是我们党找到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实质和立足点。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全面总结1978—2008年我们党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论断实际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历程的根本经验。这一根本经验用一个词概括起来就是“独立自主”。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认为,一切民族都要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各个民族走上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统一的,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形式是多样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如何才能通过具体的发展道路、发展形式,走向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呢?关键在于最熟悉本国历史特点和情况的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本国实际出发,紧紧依靠本国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亦即“走自己的路”,其根本要求是独立自主。按照毛泽东对“独立自主搞建设”的解释:“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的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80页)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样找到的。独立自主是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实质和立足点。
  4、共同富裕(共富) 
  梅荣政提出,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落脚点和归宿。其含义非常丰富。第一,它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落脚点。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两个基本方面。但是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坚持了这两个基本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所采取的具体路线和政策,是否符合现实生产力的状况?路线政策作为一种意识形式本身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如果最终达到了共同富裕,则是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两条原则,如果导致了相反的结果,或是两极分化,或是共同贫穷,那么就没有真正有效地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说,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衡量是否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第二,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表现。任何分配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应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这叫做生产决定分配。按马克思的提法是“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按资分配,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是按劳分配,最终必然是共同富裕。所以共同富裕的实现反映了在生产力比较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和完善。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没有财富的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就失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反之,如果经济发展了,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那就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受到了损害,甚至其主体地位发生了动摇,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受到了威胁。正是因为这样,邓小平强调说:“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界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同时也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界限。因为共同富裕既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平均主义、同步富裕与两极分化一样,都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只能日趋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异,不可能彻底消除贫富差别。只能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财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会随之普遍的有差别的提高,做不到同步富裕。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以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宏观调控,使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也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同时高度重视防止和克服贫富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显示了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趋势。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写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向着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必须有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共同富裕的实现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两方面因素的大力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它也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历史趋势。
  正因为这样,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独立自主,共同富裕,四个命题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其中,“实事求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核心,反映的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宏观方面,即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以人为本”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核,反映的是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及历史作用的肯定。在现时代,就是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的承认。然而,这种肯定是建立在社会发展宏观规律基础上的。如不“探索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第14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不了解社会历史作为人们自己活动的产物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就不可能正确地评价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这样,“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条件。“独立自主”反映的是社会历史主体在长期奋斗中争取到的处理社会客体各种关系的一种权利和方式。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是由历史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的,那么,“独立自主”就是历史主体同客体结合的一种方式。历史主体在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历史客体在这里就是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表现和根本价值目标,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独立自主等的落脚点和归宿。
  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从词语上看,有的如“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植根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有的如“以人为本”,曾在西方思想理论中作为一种人道主义历史观使用过;有的如“独立自主”,从字面上看不出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丰富性、普遍性和深刻性。但是如果不是简单地从字面上去对它们进行解读,而是把它置于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丰富的党的历史文献去把握,它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所富含的思想内核就会鲜明地彰显出来。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基本概念,既不能孤立的、也不能从字面意义上去了解它,而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把它置于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丰富的党的历史文献去把握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批准号07&ZD03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