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求是》 作者:求是理论网调研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整体工作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的教师队伍、教材体系、教学环境等都取得了明显改善,然而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实效性仍是发展瓶颈。当前,我国高校应如何更新观念、调整方法,打造思政精品课程?如何让思政课变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公共基础课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到北京科技大学思政课课堂,体验鲜活的教学实践,走访长期奋斗在思政课一线的教师,亲身感受北科大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的创新成果。
一、课堂上、校园内、社会中“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一些思政课教师没有走出“以讲为主”的教学框架,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生不爱听、教师疏于讲”的困局。针对这种情况,北科大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思政课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通过社会实践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2005年,北科大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实施方案》、《关于将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的通知》,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将社会实践课列入本科必修课程,由该课程集中承担起四门思政课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暑假期间至少参加两周社会实践活动。
7年来,北科大思政课逐渐形成了课堂上、校园内、社会中“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课程教学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教学,通过经典研读、分组辩论、调研成果展示、小话剧、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倡导学生融入课堂;以社团活动为依托的校园实践教学,将理论学习和公益社团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主题、开展活动;以社会实践为主体的校外实践教学,以“一个主题、若干专题、多个课题”为指导思想,组建跨专业、跨年级的实践团队,在全国范围开展实践活动。这种“三结合”模式给北科大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热情,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实践是青年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北科大在思政课中引入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优良品质,使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一模式使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走访过程中,许多教师表示思政课“只靠讲”效果有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提升思想觉悟。社会实践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走进基层、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说到底,学生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的角色。
在课堂实践中,北科大思政课教师、共青团干部结合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设定主题,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分析调研,并将得出的结论在课上宣讲。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并乐于表达的年龄段,思政课成了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调研组成员来到材料学2011级同学的一期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我身边的不文明”。学生们自编自演,以短剧的形式将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展现出来,并就如何减少不文明行为展开热烈讨论。这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避免了简单说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理论问题被更好地理解、消化,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理念体现得更加明显。从自主组队到自主选题,思政课教师、共青团干部始终以辅导、服务的形象出现。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组(以下简称“课程组”)每年都拟定一个大主题,各学院在此范围内申报选题,课程组通过选题论证会进行评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介绍说,举办选题论证会是为了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水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学生们的兴趣多种多样,但有的选题略显空泛,有的则超出学生实践的能力范围。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选题更加贴近社会、易于操作,有助于学生走好社会实践的第一步。
此外,课程组要求每支实践团队自主聘请至少一位指导教师,思政课教师就成了“香饽饽”。负责《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的刘丽敏老师告诉我们,邀请她担任指导教师的学生来自各个学院,作为公共课教师,他们的受邀率是最高的。负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鲁春霞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既然受到了学生的信任,我们也乐于为他们做好服务。”
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要顺利有效地开展,除了课程支持,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实践经费哪里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安全谁来保障,实践中的细节问题谁来牵头负责,等等。鉴于组织管理大量学生的任务十分繁重,2005年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任组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整体协调。
在执行层面上,北科大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教辅结合”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协调教师力量,组织相关课程教学并为社会实践提供智力支持;校团委联合各学院辅导员负责相关组织保障管理工作,整体上形成了从校级领导小组到学院工作组、实践团队负责人,从决策到实施,从教师积极指导到学生自主参与的组织管理系统。
在课程建设上,学校不仅通过相关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而且鼓励课程组教师承担校内外教研课题以提升教学质量,如陈曦教授牵头组织编写出版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彭庆红教授等承担了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和教研中心的筹建工作。
在工作安排上,北科大本着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全年不断线的原则,将实践教学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3月至9月研究设计实践主题及课题,积极筹备、开展暑期实践;10月、11月开展总结、交流、评比活动,并进行成果转化;12月后开始进入寒假社会实践环节,至次年3月进入新一轮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培训、全员参与”。
在管理保障制度上,课程组创建了包括课程网站、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短信平台在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与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在安全保障上,各学院团委、社会实践工作组通过安全教育讲座、制定安全预案、签订安全协议、购买社会保险等形式,促使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做好实践安全管理工作。
求实效、促成果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助推力。北科大围绕“促进学生思想成熟与升华、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7年来,累计课堂教学超过4318学时,组织社会实践团队3263支;七届本科生100%参与。据不完全统计,近70%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社会经验、提高了自身素质、加深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参加完一次社会实践后,44%的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24%的学生主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或许这些数据并不“大”,但相对一次实践活动,其效果是令人欣慰和值得深思的。
在促进实践成果转化方面,课程组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校团委书记刘晓东介绍说,学校搭建多种平台推动转化工作,力求实现“深度实践”。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获得者徐洪业和几位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题目是“北京市流浪乞讨人员调查”。他们扮作流浪青年与乞丐一同乞讨,吃住在乞丐群体中,还进入社会救助机构,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在左鹏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将初期调查情况打磨成一篇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的实践报告,并申报“挑战杯”,受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此外,京杭大运河调查团、“三北”防护林课题组等一批选题好、质量高、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实践成果也都是从暑期实践起步,获得“挑战杯”等多项大奖。
从小焦点到大主题,从社会实践到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再到“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社会实践就像“孵化器”,使优秀的选题从这里孕育、生长,进而推动社会实践成果的后续效应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
三、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
“实践育人路,七载薪火传”。北科大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组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北科大校领导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制度设计、课程建设和经费保障中。特别是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团干部、各学院辅导员的密切配合,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思政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
二是生动活泼的宣传动员与学习交流。在实践前期,学校广泛利用各种传播渠道营造实践教学的浓厚氛围。在实践中期,充分利用新闻网站、微博、人人网、手机报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宣传推广优秀实践活动。在实践后期,积极组织团队答辩会、“实践归来话收获”经验交流活动,继续提升实践育人的功效。
三是“崇尚实践”的优良校风。北科大自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践,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北科大校友、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曾说:“实践环节教育最根本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怎样治学。”一所大学的灵魂在于其精神,而崇尚实践正是北科大的精神核心。浸润其间、耳濡目染,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深入实践的习惯。
四是课程团队“矢志不移、甘于奉献、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思政人精神。面对思政课教学中的各种挑战、面对教学改革中的各种困难,北科大思政课程团队始终不惧艰辛、勇往直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从“一项活动”到“一门课程”,再到“三结合”模式的探索,不仅反映出思政人对思政教育教学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思政人不懈追求、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调研组成员:于 波 刘元元 杨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