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视点】探索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可行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9浏览次数:87

    探索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可行性
    高水平大学聚集了一国或全球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毕业生在社会发展或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全球公认的高水平大学有两类:一类是注重科学研究、通过发现和运用新知识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如哈佛、耶鲁;另一类是以美国的文理学院为代表的、提供卓越本科教育的教学型大学,如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水平大学都是公办高校,但一些国家的私立高校却是高水平大学的代名词。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高校,日本、韩国有几所私立高校在世界上也具有很高知名度。
    民国时期我国也有一批高水平私立高校,如燕京大学、南开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等。改革开放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开始复兴。截止2015年5月,我国共有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722所,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高等教育总量、引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民办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佳,目前尚没有能和公办高校平起平坐的高水平民办高校。
    呼唤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出现
    我国高校在世界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地位越来越靠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北大、上海交大、清华、浙大等4所大学分别位于第115、118、126和150位。在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分别位于第25、41、51和70位。在美国新闻(U.S News)发布的“2016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北大、清华和复旦分别位于第41、59和96位,其中清华大学在工程学科排名中全球第一。在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与美国等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从高水平大学的数量来看,我国只有三、四所大学可以进入前100强,而美国则有50余所高校位于前100强,另外,美国高校在大部分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都高于我国高校。
    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首先,可以拓宽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来源。国家财政经费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主要经费来源,但是今后进一步增加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财政经费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单纯依赖公办高校来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可能会产生“创造了少数的获胜者,但是牺牲了大多数”的窘境。如果我国能有一批以民间资金为主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则可以开辟财政经费和民间经费两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渠道。其次,有利于推动我国大学的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受到许多体制弊端的困扰,而民办高校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内部治理等办学体制改革中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鼓励和扶持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可为公办高校提供体制改革的经验。最后,高水平民办高校也将发挥“鲶鱼效应”,促进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良性竞争,提高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办学效率,促进两类高校合理定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多样性和多元化,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