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界人士到上海一所学校参观交流
大连外国语大学与葡萄牙阿威罗大学联合创办的孔子学院受到当地学生的热烈欢迎。图为一些学生参加孔子学院举办的体验中国文化活动。
3月14日,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正式签订协议,前者将翻译出版36种上海基础教育数学教材,并于今秋开始陆续进入英国小学。这是中国教材首次成套进入到英国基础教育体系。人们还记得,2015年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讲述了5位上海老师将“中国式教学”带到英国中学课堂的故事,引起了中西教育方式大讨论;2016年7月,英国政府宣布投入4100万英磅在全英8000所小学引入数学教育“上海模式”。
英国对中式教育的重视和引入之举获得广泛关注。美国、芬兰、南非、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等国的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纷纷到上海“探秘”中式教学。阿联酋、肯尼亚等国相关机构也提出希望“进口”上海教师代表团。中国教育悄然间走出国门,不仅赢得了国际声誉,而且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国际化路径。
推进教育国际化硕果累累
上述教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只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方面,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指出,作为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兴起的必然产物,教育国际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国际间与教育有关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机构的国际合作以及跨国的教育活动等。互派留学生、合作办学、教学人员和教材的相互引进等是其重要表现形式。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教育国际化迈出新步伐。顾明远介绍说,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明确把“面向世界”即教育国际化作为指导思想。实践上,一方面,我们派遣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去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等;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推动教育现代化。
对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评价说,通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大大加快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教育国际化进行到广泛深入探索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教育“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教辅在英国出版、英国邀请中国教师进行“中式教学”,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把我国高考成绩作为录取重要指标。我国教育培养方式与教学评价体系走出国门,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向国际提供的公益性教育产品和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品牌之一,孔子学院满足了广大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其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和汉语教学渠道,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欢迎,获得迅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0多所孔子学院和近1100个孔子课堂。
我国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步伐也不断迈进,不仅在本土涌现出如中欧国际商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一批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而且积极推动我国著名学府在海外拓展:2014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建成启用;2015年6月,由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联合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在美国西雅图正式启动。